工业工厂防雷系统的有效维护,是保障工厂安全生产、设备稳定运行以及人员生命安全的关键。以下从管理和具体维护内容两方面展开介绍:
· 设专人管理:安排熟悉雷电防护技术的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防雷系统的维护管理。这些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,了解防雷系统的工作原理、结构和性能,能够熟练进行日常检查和维护操作。
· 建立管理制度:防雷系统投入使用后,需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。对防雷系统的设计、安装、隐蔽工程图纸资料、年检测试记录等,均应及时归档,妥善保管。这些资料对于后续的维护、检测和升级改造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。
· 自查及上报:雷击事故发生后,应及时调查雷害损失,分析致害原因,提出改进措施,并上报主管部门。通过总结经验教训,不断完善防雷系统,提高工厂的防雷能力。
· 定期维护:每年在雷雨季节到来之前,应进行一次定期全面检查维护。对整个防雷系统进行详细的检查和测试,确保其在雷雨季节能够正常运行。
· 日常维护:日常维护应在每次雷击之后进行。在雷电活动强烈的地区,对防雷系统应随时进行目测检查。及时发现雷击可能造成的损坏,并进行修复。
· 外部防雷装置
· 电气连续性检测:检测外部防雷装置的电气连续性,重点检查断接卡或接地测试点处。若发现有脱焊、松动和锈蚀等情况,应进行相应的处理,确保雷电流能够顺利导入大地。
· 腐蚀及机械损伤检查:检查接闪器、杆塔和引下线的腐蚀情况及机械损伤,包括由雷击放电造成的损伤情况。若有损伤,应及时修复;当腐蚀部位超过截面的三分之一时,应更换相应部件。
· 接地电阻测试:测试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,若测试值大于规定值,应检查接地装置和土壤条件,找出变化原因,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,如增加接地极、更换土壤等,以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要求。
· 内部防雷装置
· 等电位连接检测:检测内部防雷装置和设备金属外壳、机架等电位连接的电气连续性,若发现连接处松动或断路,应及时更换或维修,保证等电位连接的有效性,减少雷电感应造成的危害。
· 浪涌保护器检查:检查各类浪涌保护器的运行情况,包括有无接触不良、漏电流是否过大、发热、绝缘是否良好、积尘是否过多等。出现故障,应及时排除或更换,确保浪涌保护器能够在雷电过电压到来时正常工作,保护设备免受损害。
此外,不同类型的防雷装置还有一些特殊的维护要求:
· 阀式避雷器:在正常运行中,应定期巡视检查、清扫和维护;在雷雨天气后及可能产生操作过电压时,应进行特殊巡视检查。检查瓷套管表面有无裂纹、破损及闪络痕迹,有无严重污秽情况;检查导线及接地引下线有无烧伤痕迹和断股现象;检查避雷器上、下端接合部的密封、水泥接合缝、油漆或金属密封是否良好等。若发现异常现象,应断开阀式避雷器进行试验和检查。
管式避雷器:运行中的巡视与检查内容包括检查管身外部有无裂纹、闪络和放电烧伤痕迹、绝缘层表面是否良好;检查外间隙的电极距离有无变动;检查安装位置有无变动、开口端是否向下垂直或倾斜安装(与水平夹角不应小于15°);检查排气孔上包盖的纱布是否完整等。运行中的管式避雷器至少每3年拆下检修一次。
全国服务热线